20070928

循環中的漸變,漸變裡的循環。


如果你是所謂藝術相關學系出身的話,應該都看過這位畫家的作品。我想往往每位美術初學者最先接觸臨摹的就是他或類似的畫作;當然,一切從素描開始。Maurits Cornelis Escher,尼德蘭人,可說是二十世紀近代最富盛名的荷蘭畫家。其實從RembrandtJan SteenVan Gogh等十七世紀一路走來,荷蘭一直不乏有令人驚嘆的藝術家出現;無怪乎荷蘭總是在世界創意產業裡佔有一席之地。

而我對M. C. Escher開始感受到無法忽視之魅力的時候,卻是在初學十年光景後的階段。應該是六七年前左右吧;那時,只要是界於真實與虛幻融合邊緣的事物,我都無法自拔地陷入沈浸甚至到現在。而當我在誠品看見他的畫集躺在書櫃一腢的時候,心裡不禁湧出像是遇見舊情而復燃的悸動。

相對於
Rembrandt用光影表示細膩的閃爍色澤來標的出巴洛克風格最典範的面貌;抑或是Van Gogh豪邁筆觸濃稠艷彩的印象畫風呈現他紊亂狂鬱的內心世界,M. C. Escher是完全不一樣的畫功表演。M. C. Escher的世界中盡是周旋於三度空間內的不間斷層疊、包覆互補交錯;像是一個六手DJ在刮著12張唱碟的秀,又像是你進入電梯照著前後鏡面不停重複;既像是一場在天庭中永遠對弈不完的棋局,更像是撒旦精密計算過後的感官圖繪等你進入不能自己。

幾乎所有的人看過其畫作後都難以忘懷。他擅長的Sketch跟Wood Engravings更是為人所稱道。很多畫家我們可以發現他天縱揮灑的巧妙,但
M. C. Escher不同,他的天才之處在於其視野的延伸性。他的畫作包含一種設計過的繪畫成份,利用幾合立面的運算,跨越遊走於各種平台,充分表現出當時候現代主義Bauhaus式企圖格律化一切的組織框架。而這種種都只出現在單一幅畫作而已。

以設計者的角度來看,這種Grid Line的作畫方法非常地適合設計與繪畫入手,當然看起來也很受用。因為就像拼圖似的,每一小塊相同雜亂的圖像在撿湊的當下,都是看不出形影的渾沌;可當你最後完成時,即了解那中間摸索的過程,是為了最後美麗形貌的亮相,虛實玄妙之間交野的感覺如畫中的人物一般,於無盡地循環中,漸變成你自己。這種反射投影心理彷彿思考映證的反芻,而對照的就會是你與這世界永遠糾纏不清的 - 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