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7

實體媒材與虛擬界面的設計共容(一)


其實想講這方面的文字已經好久了,自己不是什麼網路專家,對於媒體的觀察亦僅止於個人的偏好搜尋;不過在現今一波“網路”洪流衝擊下,這的確是個不好釐清的話題。首先得說明的是,自己本身也是個網路世界的沈溺者,在各個令人眼花撩亂的設計網頁裡總是流連忘返不知覺地三五個鐘頭荒廢下去;可在設計上,對於手觸溫淳質感媒介的要求,卻一直習於欣見水準之作,甚可說更進一步的極力要求其資訊準確性與體驗的感動。所謂的“體驗”,從字面上來解釋,是我們在身體上經驗/驚艷到感觸人心的事物,並且能由外(身體上)至內(精神上)碰撞我們靈魂的最深處。而身體可說是由五感所控,如果我們想接收外在體驗時的一切細節,那五感發揮極致與否占有極大的因素改善我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

在視覺溝通或傳播設計的領域裡,眼見為憑一向是人們拿來作評判的依據。我們會要求“看”的滿足為第一優先。因此網路世界裡eyes catch性質能夠發展的蓬勃飛快。因為看到與被看到的互動性加速了彼此的發展。但也就是這個“快”字給了虛擬界面的侷限性。太快太多地單憑視線所及接收資訊消費體驗,致使我們對於基本感知的體會運用越來越孱弱,物理上的感動機會越來越少。或許人們會說這種physical的東西太過非理性與個體本位,但是人類處理資訊的時候經常都是主觀性的。我們對於資訊的價值總建立在追求普遍的消費基準既同儕認可上。在這樣消費視覺轟炸目光之下,我們正犧牲了太多其他昔日擁有的感知而不自覺。

從我回顧本身的閱歷,無數網站以五花八門的視覺效果呈現在triple W世界裡,很多是在複製從前的印刷效果,其圖的是重複往日美好的印刷經驗。但當你無法觸摸那溫暖紙質、柔韌厚度甚或是紙與油墨相交配所生產出的韻味既反射的光澤時,那要被激發的感受空間顯然需要極大程度的努力。以味覺來比喻的話,就像在現今大多超市所買到的雞鴨魚肉往往是去頭去尾去骨的販賣,也許這在食用上比較方便快速,但往往也失去給我們下一代機會教育認識物種的機會;而在美味上,我想吃過手扒雞的人們必定會同意食畢後允指舔骨的依戀樂趣。

扯遠。我想說的是,如果單單只是複製實際的印刷表現在螢幕上,為何我們不使用原本美好的實體媒材來達到需要的宣傳效果呢?也許有人會說:“那既昂貴又耗時,不符合成本損益比。”那我們這邊必須因應各種管道的需求來作比較,不能全部一蓋而論。我們應該先追朔所謂的成本以及目的是什麼。要是你所想的是讓人記住你的資訊內容使之成為接收者生活信條的一部份的話,我想稍縱即逝的視覺訊息(視訊?:P)是絕對比不上你幼時貼在牆上的海報或明信片讓你記憶猶新的。以設計者的角度去使用媒材一定要先提問它的目的性以及內容的延展性;content會定調form,form則會形塑content。

再說網頁設計的出發點好了。我不是玩弄網頁軟體的設計人,但對於網站架構及網頁更新的設計組織略知一二。不敢說專精,尤其要跟很多網頁設計的能手相比。但我想一個企業或個人甚至各種活動與理念的網路宣揚其實還是有些微差異。這些基本差異就像你為了替一間輪胎公司架設網站,絕對要搞清楚訴說的對象及依據本身產品的優缺點來架設;當然廣告主的要求以及怎樣跳脫競爭對手的同質性也是極為重要。當然,如果我們是設計一個文化活動如某某廟會的週年慶,那出發點就大不相同了。特別是在視覺效果的體現:輪胎公司我們以利求資訊清晰的gridline structure來設計較為妥當,不論那格線可見或隱藏,務必得讓人一幕了然地搜尋到其想要的產品為第一優先。反之,廟會的週年慶是否可以利用或莊嚴或歡樂的形色人物,以影像錯置的方式來交代衝突卻包容同時存在的宗教氛圍,則值得我們斟酌。

這些都是很粗括的輪廓描寫,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分支需要詳述說明。但要是再深入做研討的話,也許必須選擇實際個案來深入討論其好壞與成敗。

PS. 照片所攝為個人'08年作品集封面。選擇木色質樸的厚磅雲紋紙並雷色雕刻文字資訊取代印刷,以發揮match彼此的特色;此設計動作的功能性更可對比內頁的fancy設計。

20091025

秋末,日光節約啓動的隨筆。


有時不知鄉愁是對於昔日老家故友的想念或是青春尾巴的眷戀。在看著這日復一日目光所及逐漸習慣的街景也建立了另種情緒的累積;懵懂懂地,不甘放開也不得緊擁,於是壓抑也只能讓它尾隨了。今年這邊秋冬提早降臨,氣溫低迷的早晚結霜成露,即便白天日頭高掛,太陽也狡猾的只綻放光芒不導熱量;所以出門眼睛僅止微張,身軀卻緊縮在長掛大衣裡,活脫像隻絨毛膨脹四肢不掄唯獨腦袋靈動的松鼠。

籌備了一場旅途。又是個不斷反芻回憶憧憬的拼圖遊戲。說來好笑,自己做的算是分門別類設計規劃的行業,但對於一些像是景點行腳關卡規則的書籤摘要,卻是蠻不在乎的四散在我腦袋的角落裡,大多不曾書筆在手本札記;也許我更像個印象派的旅行者吧,隨手蒐集的postcards及flyers猶如秀拉的點描,每一尖觸都是那些人事時地物的斧鑿讓我刻畫在腦海記憶的牆面。

常常跟自我自傲又自卑的催眠。好似不這麼做人活著痛苦。可苟活也不成像樣歡樂。想要讓自己開懷的手段之一是給周遭影響所及的人們愉悅;我,還不夠格的唯諾著。滿足所有是否就滿意自己。不得而知。也許到了那步這種身分認同的焦慮感會轉化為改變扭轉一切眼見不義的強勢責任,而體現何謂貪婪。或許我對舊日的執念是懊悔建構下的產物,對未來的猶疑則是膽怯拒絕成長的幼稚結果。不論如何,得時時提醒為自己做出什麼才行;而這個“自己”,隱含代表的可不僅是“我”這個體。那是龐大環繞於我力量的總稱,也是我人格側看“成就感”的認定。

天暗的迅速起來,想來昨夜的日光節約時間啓動是種“暗”示的昧詞。我亦欣然接受。抬頭遙望雲朵走得甚快;適時地給謐靜的天色增加一抹立體動感。棉被手腳磨磨蹭蹭,鍵盤游標叮叮咚咚。暗許人生定格pause之後,resume是一股火箭沖天的勢頭;那刻,滿身煙煙硝也許是經歷沉澱最好的證明。